行车数据被“篡改”,特斯拉回应了什么?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提交了事发前30分钟的车辆行车数据,有网友质疑相关数据的真实性。23日下午,特斯拉方面回应,相关行车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或是删除。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下一步,他们会继续真诚地、积极地联系客户,尊重消费者意愿,推进事件稳妥解决。毫无保留地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深入调查,开诚布公接受社会监督。他们愿意在客户同意、政府指定或监督的情况下,三方共同见证,在全国范围内任意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特斯拉方面确认已经将相关行车数据提供给了消费者

4月22日,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特斯拉方面已经把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邮件发给张女士及家人。由于张女士目前还处在行拘状态,电话一直没有接,公司通过邮箱将数据发给了客户。

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市场监管报公开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并作出一份文字说明。

这份文字说明全文如下: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

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以上内容参考 每经网-行车数据能否被“篡改”?特斯拉回应:不可能

特斯拉换用百度地图或为FSD铺路 四维图新却称不受任何影响

1月17日,特斯拉中国官宣将通过OTA空中升级为车主提供更多 娱乐 功能,与此同时,其表示中国地区的地图数据服务商将变更为百度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特斯拉的车载导航地图供应商为上市公司四维图新。

2019年12月31日,四维图新亦曾在交易所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公司一直为特斯拉中国的独家导航地图供应商。

然而这一“发话”仅仅半个多月,其独家供应关系即将迎来变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特斯拉的这一动作有可能导致四维图新的股价受到影响。2019年以来,四维图新的累计涨幅已超过80%。

不过四维图新方面对此表示,“车机端地图包全系都是四维图新数据,对我们在特斯拉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受任何影响,我们还是好伙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述信息发布的当日,四维图新董秘孟庆昕在其某客户交流群中表示,特斯拉“官宣”中描述的产品仅涉及“在线渲染”,实际为从“腾讯切换为百度”,而车机端地图包全系仍由四维图新提供,并表示“对图新与特斯拉产品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特斯拉官宣中明确强调其更换的是地图数据服务商,而并非简单的地图应用UI渲染。

“‘地图数据服务’明显应该是底层地图数据供应的切换,而不是渲染。”一位关注GIS和计算机视觉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有业内人士猜测,特斯拉引入百度地图服务商的原因之一,或在于四维图新的数据服务质量不足。

据记者获悉,特斯拉在全球领域的地图数据合作商为谷歌地图,而国内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数据服务商为四维图新。但据多位特斯拉车主抱怨,地图导航规划时常出现误差,导致不少车主不得不选择手机进行导航,而特斯拉方面亦受到有关这方面的意见反馈。

“我们平时导航一边用个手机,另一边开导航,如果发生冲突就以手机为准,特斯拉的地图导航有时甚至会绕原路,路况信息也不及时。”一位特斯拉modelS车主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腾讯是特斯拉的大股东,因此特斯拉的地图应用UI是否也会变更为百度地图尚不得而知;有趣的是,腾讯也是四维图新的重要股东。

“腾讯是特斯拉的大股东,所以未来在特斯拉的车载应用场景中,腾讯系的应用可能更多,所以不排除同时特斯拉一边使用百度的地图数据,另一边使用腾讯地图的UI。”一位接近特斯拉人士表示,“之前特斯拉使用四维图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国内的甲级测绘资质非常少,只有高德和四维两家,甚至当时百度也用过四维的数据。”

事实上,百度地图曾经与四维图新展开多年合作,直到百度地图收购瑞图万方拥有自主的测绘资质后,才与四维图新分手。

然而,特斯拉调整地图数据服务商的原因,可能不止于四维图新在数据服务体验上的“差评”。

一位接近百度人士透露,特斯拉此举选择与百度合作,一方面来自于百度在地图数据领域有所积累,另一方面或许在于看重百度无人车业务背后有着高精地图资源。

“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有非常多的 探索 ,无人车业务背后有通过雷达数据测出来的高精地图,数据模型是3D建模的,特斯拉很有可能看中了这个优势。”上述接近百度人士透露,“选择百度地图,有可能是为了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在大陆地区进行推送做铺垫。”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特斯拉事件后面的恐怖警示

最近特斯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细节也随之流出,但是不管后续处理如何,有一个问题是中国不得不加强掂量的。

特斯拉坚称不管车主的要求如何,车主必须拿出可靠数据,但是建立在算法和数据基础之上的特斯拉的核心商业秘密怎么会轻易可得?抛开个人和 社会 商业机构不谈,我们的国国家目前有机构能处理这些代码吗?,

这恐怕非特斯拉把数据、算法、代码,向小鹏、华为、百度这样的同等技术实力的竞争对手公布,才能令人满意。

这可能吗?不可能。

那么,特斯拉就能不断不认可检测,反正没人有能力检测,事实上,特斯拉很清楚国内没有机构有资质,有能力去检测自动驾驶系统。就连车主本人也清楚这一点。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特斯拉还给了文字说明: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驾驶员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了碰撞的冲击力,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

这个过程,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踩刹车时,并不是司机踩得轻,而是刹车失灵。

另一种解释是:如果前方是固定物,突然发现,防止撞击的行为才会是:一下踩死。

但如果前方是车,一般会预估前车会继续前进,预计的减速距离余地就会更长,降速的时候,就会轻踩;此时若发现前车突然停下(因为红灯?),就会加大刹车力度,但这个时候,距离短了,仍然会追尾。

关于事故发生前30分钟车辆的状况,特斯拉方面是这样叙述的: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在非封闭的国道上,速度多次达到100公里以上,最高118公里,车里还有孩子。这个数据,令人惊叹,也令人尴尬。

这意味着在有红绿灯的国道上,开到每小时100-120公里,反复提速、变道,穿插、才需要频繁踩下刹车。特斯拉的数据似乎在证明这一点。

现在很多人在质疑数据,呼吁给出更多维度、层次的数据。

而女车主在微博上说过,特斯拉撒谎,速度只有60-70。

这就意味着,女车主提出的指控,实质上可以总结为:以60公里的速度行驶,看到红灯,刹不住,追尾。而特斯拉提供数据则是在说:以120公里的速度,踩刹车,各系统正常,速度降到40公里时,追尾。

很明显,双方必有一假。微博也好,数据也好,都传播甚广,后果严重。要么是损害商誉,要么是诬陷,必有一方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但是,戏剧的是对于特斯拉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维权车主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表示反对。他说:“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我们不太能接受由任何一方指定,我们肯定是想要自己去找有资质和权威性的机构。”对此,郑州市监局回应说:不指定具体鉴定机构,双方自行协商。

当然,并不是说要无条件相信政府部门,但是在此事件中,已如此阵势,郑州市场监管机构,不会、也不敢为特斯拉遮掩。政府机构的技术能力、寻找鉴定机构的能力,远超个体消费者,相信他们,是理性的合理的选择。

如果不相信国家,那该怎么办呢?自行去寻找,该找谁呢?

这是要请小鹏、华为、百度的专家出山,来解析特斯拉的数据、算法、甚至代码的节奏吗?毕竟,只有这样才有权威性。

事情到这个地步,就无解了。

所以,事件进展到此步,双方不会有一个令人公正的结果。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 社会 ,建立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显得越发重要,希望国家能意识到,这些敏感的数据不光是未来的财富之源,更是国家的安全之基!